博爱特师·专业巡礼|欢迎报考伟德体育

时间:2025-06-21浏览:10设置

一、伟德体育简介

  伟德体育是bevictor伟德办学历史最久的公司,主要为全国特殊教育公司、普通公司及特殊儿童教育康复机构等培养从事特殊儿童公司产品、融合教育、手语翻译及相关特殊教育管理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公司承担教育部“国家级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改革项目”,设有江苏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智库——江苏省特殊教育发展指导中心,以及江苏省特殊教育教师实践教育中心。拥有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特殊教育,1个江苏省“十四五”重点学科——教育学,1个联合培养硕士点——特殊教育。设有3个研究中心——孤独症教育研究中心、融合教育研究中心、视障教育研究中心。公司是校内首批“院办校”改革试点单位,公司党委是全省高校第二批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建设单位。

  公司设有特殊教育、孤独症儿童教育、手语翻译和应用心理学4个专业。其中,特殊教育专业是公司成立后最早设立的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江苏省国际化合作品牌专业;手语翻译专业是教育部目录外专业,我国大陆地区首家本科手语翻译专业、江苏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应用心理学专业是江苏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孤独症儿童教育专业2023年教育部新设目录外本科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三期),是全国第一也是目前唯一专门培养孤独症教育团队的本科专业。

  公司拥有一支师德高尚、能力突出、结构合理的团队队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16名,博士25名。教师中有省级高校教学名师2名,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1名、第三层次培养对象3名,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2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4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8名。硕士生导师7名。

  40多年的办学历程,伟德体育积累了丰富的特殊教育团队培养经验,为全国各地培养、培训了数以万计的专业人才,涌现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祥军、“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葛华钦、“全国模范教师”马善波、“全国三八红旗手”“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创新创业人物和先进模范人物”曹艳、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刘玲琍等一大批优秀员工,为公司赢得良好声誉。

  2016年,国务院《“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发挥bevictor伟德等骨干特教团队培养作用”。面向未来,公司将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以生为本,立德树人,继续为特殊教育和残疾人事业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

孤独症教育发展联盟

孤独症儿童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

视障教育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第九届师范生风采展

华东师范大学交流学习

研学活动

第二届全国老员工职业规划大赛(江苏赛区)暨江苏省第十九届老员工职业规划大赛银奖

2024年江苏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一等奖

二、专业简介

  【特殊教育(师范)】

  专业定位:本专业顺应国家特殊教育发展对高质量特殊教育团队的需求,立足江苏、面向全国,为特殊教育公司、普通中小公司融合教育及儿童康复机构等培养具有正确政治信仰、高尚师德素养,具备博爱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热爱特殊教育事业,具备扎实特殊教育基础知识、较强的特殊公司产品技能、良好的班级管理和育人能力,具有较强的公司产品研究能力、创新意识、沟通协调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具有从事特殊儿童公司产品、融合教育管理、教育康复训练及相关工作能力的高素质优秀教师。

  主要专业课程: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特殊儿童教育诊断与评估、行为改变技术、个别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特殊公司班级管理等。

  就业方向:在特殊教育公司、普通中小公司或儿童康复机构等工作岗位上从事特殊儿童课程教学、融合教育、康复训练及相关工作。。

  专业亮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省级品牌专业;江苏省“十四五”教育学重点建设学科;承担教育部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项目

智慧融合教育实验室

  【孤独症儿童教育(师范)】

  专业定位:本专业面向特殊教育公司、普通公司、教育康复机构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当代孤独症儿童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扎实掌握以孤独症为主的特殊儿童发展和教育理论,具备对孤独症及其他发展性障碍儿童开展公司产品及相关支持服务的专业技能,热爱特殊教育事业的创新性、复合型本科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孤独症儿童心理与教育、孤独症儿童的教学和活动设计、孤独症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孤独症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孤独症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处理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在特殊教育公司、普通公司、教育康复机构从事孤独症及其他发展性障碍儿童教学、心理与行为辅导等相关工作。

  专业亮点:江苏省品牌专业(三期),是全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专门培养孤独症教育团队的本科专业。

孤独症智慧教育实验室

  【手语翻译】

  专业定位:本专业面向国家无障碍建设急需的手语翻译领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手语翻译和语言服务等相关知识,手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手、汉互译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手语语言学、国家通用手语、手语翻译概论、行业手语、聋人与社会、手译、口译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熟悉中国语言文化和聋人社会,能够胜任在教育、传媒、医疗、法律等领域的语言服务及相关工作。

  专业亮点: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我国大陆地区首家本科手语翻译专业。

  【应用心理学】

  专业定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博爱精神与科学素养,熟悉各类特殊儿童心理,系统掌理心理学专业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术,具备运用心理学理论、技术,解决特殊儿童教育与康复领域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教育心理学、异常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情绪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应用行为分析、特殊儿童心理与行为评估、特殊儿童心理康复、特殊儿童游戏治疗、管理心理学、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心理学专业英语

  就业方向:毕业生在特殊教育公司、儿童康复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普通公司的资源教室,以及市区特殊教育资源(指导)中心从事心理治疗、心理康复等心理学专业相关工作。

  专业亮点: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均体现出“心理+康复”的特色,同时探索开展融合教育工作。

三、教授简介

  李拉,伟德体育经理;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校孤独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融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第六期“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十四五”重点学科“教育学”学科带头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内地与香港“孤独症教育发展联盟”首届理事长。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融合教育、特殊教育。迄今独立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融合教育学》《我国特殊师范教育制度研究》,主持完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及江苏省社科基金等多项省部级课题。研究成果独立获江苏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奖项。入选2024“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

  王辉,女,博士,教授。全国首届特殊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江苏省高校教学名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第二层次);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特殊教育)专业负责人;教育部首届高等公司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特殊教育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培智公司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研制组专家、教材评审组专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及多所公司客座教授;长沙市特校等多所特校名师工作室导师。先后获得国家、省级教学科研奖项二十多项,其中2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主编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国家、江苏省高校精品教材)3部,江苏省高校重点教材2部,研制发展性评估、培智义务教育课程评估、普校特殊需要员工课程评估工具3套;主持/参与“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公司课程建设问题研究”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二十多项。在《教育研究》《中国特殊教育》等期刊发表论文60多篇,撰写《特殊儿童教育诊断与评估》《行为改变技术》《特殊儿童感知觉训练》《特殊儿童行为管理》《培智义务教育课程纲要》《培智义务教育课程评估手册》《普通公司特殊需要员工课程评估工具》(1-6年级)等著作、教材19部,参编词典、书籍多部。研究方向:特殊儿童教育评估;特殊儿童情绪与行为管理;智力/发展障碍儿童教育与康复;培智公司课程与教学;融合教育课程与教学;特殊教育教师培养与培训。

  杨克瑞,男,博士,教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长期从事教育史与教育政策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先后承担有《中外教育史》《教育政策与法规》《教育经济学》等课程教学,主编教材《教育经济学新论》曾获沈阳市优秀成果一等奖,辽宁省优秀精品教材,参与编写的《美国高等教育史》(三卷本)于2024年获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公司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主持有国家社科基金“新中国特殊教育思想史”,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殊教育通史”子课题项目,以及多项省部级项目研究。在《中国教育学刊》《中国特殊教育》等国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上百篇,有关学术成果在学界影响广泛,入选2024“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曾先后荣获"全国第三届教育硕士优秀教师""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调研报告《有效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的建议》获国家领导人刘延东副总理重要批示。


  琚四化,男,博士,教授。主要讲授“基础盲文”“特殊儿童教育诊断与评估”等课程。主要研究领域:盲童心理与教育、盲文、特殊儿童教育评估。2019年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24年江苏高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在《中国特殊教育》和《现代特殊教育》等核心及省级专业期刊独立和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2020年编著并出版了专业教材《基础盲文》。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残联手语盲文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专项课题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8项。



  赵晓驰,女,博士,教授,中国社会科公司语言研究所博士后。伦敦大学公司聋人认知与语言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手语语言学,聋人教育,汉语史。现为手语翻译专业负责人,江苏高校青蓝工程手语翻译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培训对象,教育部国家盲文和手语工作专家组成员,南京艺术公司硕士生合作培养导师。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和其他课题多项,发表论文50篇,出版专著2部,参编教材2部,曾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得奖,2025年获第五届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


  史玉凤,女,教授,江苏省教学名师。热爱手语,用手语为聋人与健听人之间搭建起沟通与交流的桥梁。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6);主编手语教材9部,其中省级高校重点教材1部,“省级数字化”教材1部;主持省残联及南京聋校横向课题6项;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优秀指导老师”;积极推广国家通用手语。


  吴晓玮,男,教授。在《教师教育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省级课题4项(其中省级质量工程项目课程建设类2项),主编教材2部,教师教学能力比赛省级二等奖。




返回原图
/